农村娃小时后常吃的野地瓜竟然是个宝,你不知道吧
野地瓜
别名地果,满地香、地石榴等。桑科榕属(无花果属)拉丁学名:Ficus tikoua Bureau国内外均有分布。具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繁殖方式,为匍匐木质藤本,全株有乳汁,长达10余米,匐地而生,触地易生须状不定根,形似巨型蜈蚣,故又称匐地蜈蚣。因外形像枇杷,在湖北省部分地区等地称地枇杷。野地瓜是集食用、药用、绿化、观赏于一体的多用途植物。
生长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土壤要求以疏松、肥沃的夹砂土较好。 野地瓜具有耐寒、耐旱、耐荫、耐贫瘠、但不太耐水淹等特性,即使植于板结土壤或者寸草不生的砂石或石板缝隙里,也会枝繁叶茂,绿意盎然;无论是赤日炎炎的夏季还是冰天雪地的冬日,全年一样蔓延,四季长青。在我国北方也可以种但东北地区不可以。
经济价值
水果价值
野地瓜幼果青绿色,成熟淡红色,芳香四溢,甜香如蜜,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水果,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干果。有数据鲜食其蛋白质含量高于无花果,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组成较为合理,其中3中抗疲劳支链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的29%左右,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的含量均比苹果、樱桃、柑橘高,的确是一种营养成分含量丰富的水果。
野地瓜在果实成熟时期(6~10月)端午后,进行采摘,即使距离野地瓜20余米外,也觉浓香扑鼻,馥郁可人,故又称为满地香。野地瓜作水果栽培,适合套栽在果园里,使传统的单季果园成为双季果园。野地瓜的价钱在10-30元左右一斤,购物网站售价也有90元一斤的,果子可以做果酱,果汁等。现在四川重庆等地已经在人工种植。
园林绿化价值
野地瓜是一张多生常绿藤本植物,四季长绿,茎匍匐于地表生长,叶片革质,可用于公园或易遭游人践踏的场所绿化。野地瓜茎蔓总是纵横交错地生长,这样就会自然的“织”成一张“巨型渔网”,能将表面松土、沙土牢牢地“网住”,再加上有茂密的叶子长年“封面”,酷似加盖了一张永久性的绿色地毯,这种防沙固土的特殊功效是其它地被植物所不能及的,堪称防沙固土的极品,可与经济林木套种,具有开发成为园林绿化植物的潜在价值。
观赏价值
可作观果、观叶吊挂盆景,或者直接种植在一些园林景区,它的茎蔓翠绿而飘逸,有长成以后有种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感觉。
药用价值
野地瓜全株都能入药,祛风除温以及通经活络是它最重要的功效,在中医中它经常会被会用于人烦的气管炎和风湿骨痛以及水肿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治疗时既可煎制以后内服,也能直接外用。野地瓜滕熬水可治风热咳嗽,痢疾,水肿,黄疸,风湿疼痛,痔疮出血,经闭,带下,小儿消化不良,跌打损伤,无名肿毒等病症。野地瓜还具不错的止血功效,在人们意外受伤出现流血不止时,可以直接把它野地外捣碎,外敷在受伤的部位上,就能起到良好的止血作用,另外它还可以用于毒蛇咬伤的治疗,使用方法与上面相同,每天更换一次,能让身体内的毒素快速消失。
饲料价值
野地瓜的茎蔓柔软而坚韧,叶长2~6厘米,宽2~4厘米,翠绿色,经冬不落,是草食动物的好饲料,尤其是兔子、羊、鹅等视之为冬季的美味佳肴,但叶子革质,鸡不吃。
工艺价值
一年生的茎蔓可承受30~40公斤的拉力,是编织筐篓及藤制工艺品的好原料。栽培技术 它栽培技术可以参照无花果的培育技术。
扦插繁殖
扦插纸条一般每株4-5元左右。一般 3月上旬至4月上旬气温升高后是扦插繁殖的最好时期, 枝条长 10~ 15cm,扦插基质不限,细沙或壤土均可。如果不需要快速长出,还可以直接扦插在需要绿化的地点,株行以 75cm×60cm,3月份扦插,5月底便可以封行。
田间管理
栽后每年春、夏季各除草1次。春季除草或收获后,都要追施畜粪水1次。 地栽后,在苗期,要注意浇水和拔除杂草,封行后,每周浇水 1次即可。所有肥料的使用均在植株成活以后进行。在营养生长季节,对氮肥和磷肥的需求量较大,且可根据其长势和立地条件,在雨天撒施一些含氮磷较高的尿素、复合肥,以促进苗木生长。花期可喷湿硼酸保花座果,地枇杷抗逆性强,适宜粗放管理,种植后无需经常更换和经常性的人工修剪。其成片栽植的群落中很少有其它杂草, 病虫偶尔会有食叶害虫发生,如竹 蝗、骷髅、天蛾等,需早防治。适时灌溉、除草、若发现病株要及时将病株连同病土一起铲除。
农家营专家建议
野地瓜的市场可以,但是因为它的结果周期很短而且一年就结一次果。五月份结果,六月份成熟,大概在六月半至七月份开始腐烂。而且野地瓜成熟期间产量较小,成熟的野地瓜储存较困难,这是目前的难题,所以想要种植野地瓜的朋友必须考虑到它的习性。
温馨提示:本文为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侵权必究。
- 上一篇:果树园里套种农作物,创业增收好项目 2016/11/8
- 下一篇:种养结合之土鸡养殖篇(一) 2016/7/19